编者按:2018年5月,贵州惟胜道律师事务所正式启动2018年招聘计划。幸运的是,这一次招聘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6位相知相惜的小伙伴,其中有稚嫩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也有创业成功的跨界者。虽然他们经历不同,但都和惟胜道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同一个远方。在经历了简历筛选、笔试、面试、试用期后,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在各种繁琐的小事、难事中突破自己,向我们呈现出了优秀的能力和坚定、勇敢的品格,正式成为了惟胜道大家庭的一员。而惟胜道要做的,是给予他们坚守法律的信心和勇气,是做到一起追寻理想的永不相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作者:鄢雨朦
茨威格曾在他的传记中写到:“让人感觉累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犹豫不决。”于我自己而言,每一个重大的选择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更不能失掉的,是自己对于既定目标一无往前的勇气。而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就是这样找到的。
当第一次走进惟胜道时,第一印象就是客区挂的画都很养眼,布置陈设也别致新颖。整个面试过程我想的不是能够获得这份工作,而是不由自主地想去了解这是一家怎样的律所。好在我顺利通过面试,得以在试用期内更进一步的了解惟胜道。
短短一个月的试用期,对于一份陌生的工作,我也生出了一些粗浅感悟,希望可以和同行的人一起,互相借鉴,勇往直前。
无困难不可战胜,唯有内心的恐惧难以逾越。
由于大学期间,我只在法院、公司以及公证处体验过法律实践,律所的工作对我而言几乎是未知的工作内容。面对正式的工作,我不免还是心存胆怯,总担心因为自己耽误了整个工作进度,但适当的鼓励和帮助果然是职场小白的强心针。自己那些小小的不适应、小错误迎来了同事的业务指导和耐心帮助。没有指责的第一个月,初入职场的我过得充满激情和温情满满。
经历过一段短暂的心理调试期之后,我一方面找准了自己的工作节奏,另一方面也从惶恐胆怯逐渐变得沉稳。这样以来,自己反而能够沉下心学到更多工作中的小技巧,不断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这巧妙的心里变化就像“小马过河”的故事:听旁人再多的建议,做再多的内心设想,都不如自己亲自去“过河”。当我们亲身体验一件事,就会发现世界又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当我们对新生活充满勇气,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和道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惟胜道的“加餐”无处不在,简直就是菜鸟们学习的天堂:周一,是专业“加持”的分享课;周四,是补足“短板”的案例分析;而周五,则是收获“食粮”的读书会。我还记得初来所里进行第一次面试时,元姐就给我们介绍了所里的文化、制度,这些看似“表面”的形式其实并不形式。学习会上,每个人分享的都是自己克服了种种困难积累下来的工作技巧、实战经验以及人生经历并且毫无保留。案例分析,则是新人成长的练习营,既有前辈在旁指点迷津,又能使得参与者不断从中发现自己的短板,从而尽快补足。读书会,则像一个杂家开的沙龙,每周都能接触到自己未曾接触到的知识领域,场场都是包罗万象、谈笑风生,简直是一顿丰盛的“精神盛宴”。每一道“加餐”都像是惟胜道的一抹色彩,让我感受到其中的丰富多姿。除此之外,同事间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案件的讨论或沟通也层出不穷。
但我并非完人,在初次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之时,是觉得有些无法应付的。碎片化的时间更是让我感觉心浮气躁。记得第一天下班回家,头晕到竟然尴尬地开错了门。后来我静下心来反复回想最近的经历,终于抓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心急。不管是想要心急地做好一件事,还是心急地学好一个技巧,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有些枉费心思,毕竟工作永远不会因为我心急而能够提高效率,知识和经验也不会因为我心急而自动进入我的大脑。越是心急,越是容易犯错。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需要去解决它。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经验和知识时,我想我需要的更多是静下心来,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去汲取,一步步地接近自己想要的结果。纵使现在对刚接触的工作还不能够得心应手,至少能够做到每一件事都专心致志。比如订好每一份卷宗、做好每一份检索报告、完成好每一次的案件论证,写好每一份法律文书……总有一天,这些点滴的积累,能够使我长成“合抱之树”,能够助我垒起“九层之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试用期中,我常常面临的一个疑问:实务问题和书上讲的、老师教的不同,应该怎么办?我相信很多律所新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当我请教所里的前辈和同事后发现,也许每个人的建议都不同,但意旨却是一致的:不断实践。只有当自己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案件、做好手里的一件又一件小事、克服掉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才能学会如何去处理好目前会遇到的一些普通问题。这就是律师职业的不同之处,也是它的乐趣所在。因为在这其间的人们,永远在接触自己知识领域以外的事,也永远在开拓自己对于这份事业新的掌控范围。即便是主任这样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律师,每天也都在马不停蹄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我感佩于他们的勤奋和谦虚,并希望可以同有所得。
经历了一个不容易的试用期,我也正式成为了一名惟胜道的成员。我相信走上自己选择的道路,又有幸碰上同行的人,希望可以带着勇气、耐心,脚踏实地地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试用期初体验之惟胜道
作者:陈恒辉
学生生涯初识惟胜道。
第一次见到惟胜道的创始人宋迅主任,是在2016年的模拟法庭辩论大赛的赛前辅导上。尽管贵州大学逸夫楼的一间小教室里人满为患,但整个辅导过程却让人印象深刻。宋迅主任的思维之清晰,逻辑之严密,给予了参赛选手巨大的启发。尔后再次见到宋迅主任,便是在2018上半年的模拟法庭课程上,宋主任以青年律师的标准给现场120名即将踏入法律行业的法律硕士讲授了一场题为“完美的庭审”的课程,整个课程干货满满,课件效果让人惊艳。
第一次见到惟胜道的合伙人陈万莉律师,也是在模拟法庭的课程上。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律师行业不仅仅只有诉讼与非诉,还有诉讼产品,还有知识管理。以惟胜道《2017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商事诉讼年度观察报告》为例,她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数据维度和裁判维度来探寻五巡法庭案件的基本特征以及裁判规则。做最了解法官的律师,让知识管理真正为律所创造效益。
但最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份报告,而是陈万莉律师在讲授过程中传递出的律师精神:以匠人般的专注对诉讼产品进行打磨并追求极致。我在她眼里仿佛看到了一束光,是对律师工作真正的热爱,是理念于律所的高度契合所带来的强烈归属感。这也是为什么我求职第一家律所即投了惟胜道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一家律所,能够让人如此热爱这份工作并为之不懈的钻研努力。
于是我来了。面试笔试竞争,个中艰辛自不必说,但幸运的是,我通过了,并加入到惟胜道这个大家庭中来了。
试用期再识惟胜道。
入所一个月以来,也参与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案子,虽然大多数是辅助性工作,但却让我更好的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场新人。对于惟胜道的人和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入所第一个感受就是“忙”。从主任,到合伙人,到执业律师,每一个人都很忙,像上紧发条般每天都在连轴转。这和惟胜道对于律师工作品质的要求有关。律所文化中的追求极致、绝不平庸,意味着对于工作完成质量的更高要求。团队化工作模式,意味着你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团队交给你的任务,否则将影响整个团队的案件进展。
第二个感受是乐于分享。在进入律师行业之前,也看了一些关于如何甄选愿意指导新人的指导律师的帖子,幸运的新人能够在实习阶段遇到愿意教授与分享的师父,我就是一个幸运的信任。短短试用期的一个月,就参加了3次内部培训、3次学习例会、2次所外培训。另外,惟胜道还会为每个实习律师安排一名生活导师,从业务到专业,从工作到生活,给予实习律师最全面的指导,让实习律师能够最快的成长起来。
第三个感受是同事间相处轻松融洽。虽然惟胜道对于工作成果的要求极为严苛,但整个律所的同事相处氛围却十分轻松融洽。一方面,惟胜道办公区域使用大桌形式办公,同事之间无隔挡,便于工作与感情上的交流。另一方面,惟胜道经常会组织访学活动、国内外旅游等,增加团队成员间的感情与默契度。
试用期的小经验。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所一位执业律师每天都要将第二天需要办理的事项逐一列在笔记本上,每完成一项,就将完成事项划掉。律师工作的内容繁多且突发性强,这种方法虽有些麻烦,但却也是最有效的,这样才不会对重要的事项产生遗漏。
2.应聘心仪律所要趁早
贵阳律所的规模往往都不大,招聘实习律师的名额都有限。因此,想要加入自己心仪律所的话,就要提前准备。每个律所通常都有其网站,并在其网站上标明是否招聘实习律师及如何投递简历的方式。不建议在那些大型招聘网站上搜索,漫无目的且效率极低。应该结合律师行业的特点,更有目的性的投递简历,这样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公司制律所更适合实习律师的成长
公司制律所不比提成制律所有那么高的案件提成,所以自带大量案源又想要获得更多案件提成的律师,并不适合公司制律所的管理模式。但对于刚刚毕业的实习律师来说,私以为,选择公司制律所是更好的成长路径。不管是从案件办理还是文书材料写作的规范化程度,都能为实习律师未来执业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细到微处方成学
作者:董贵菊
常言细节定成败,学生时代因细节感知的体验是在分数的高低,但觉无关紧要;初识细节对前期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在法院初次校对判决书时,认为校对只是简单的查找错别字而忽略了对一份判决书最重要的信息审查,没有核对案号、当事人身份信息及相关数据而犯了见习期间的第一个错误;这一教训在进入律所实习后得到了不断的加深,每一件经手的小任务都需要付出一份该有的细心与认真,言之容易却错误不断。
记得计算执行债务利息表时,一心把数据放在核心地位而忽略了工作的整体性细节,忘记更改表头的案号信息。虽有一次深刻教训但却未阻止我在工作中继续犯错。
记得一开始准备执行材料时,照着立案清单整理资料却也还会漏掉一份律师执业证,缺份少页常让自己懊恼。
记得在写一份协议书时,因之前已做了证据清单,也上网查询了公司相关信息,理所当然的将当事人的信息敲击输入,也未进行仔细核对,内心确认自己不会出错的事却还要后续的工作伙伴予以纠正。
若非每个人都细致入微,律师每一份持续长久的工作将会因源头的错误而彻底溃败。这些工作中不断犯的错误让我对细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初入律师行业犹如一页白纸,每一点感悟都来自日常的基础任务,虽是简单微小,累积起来却可助推前进。
常闻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但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未在自己的工作中落到实处。虽整理过卷宗但却不明白那些堆积如山的证据是如何调取、如何分门别类并装订成册的。直至收到去客户公司扫描证据材料的任务,自己对第一手证据材料才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知:
最初,在只知道是借贷关系的情况下和小伙伴将大量证据扫描后简单初步分类,不明白众多的单据所包含的证据信息及他们的证据能力。只知道简单的分类处理,更没有将收集到的证据与所学知识相联系。
沟通后按照律师的要求再将证据材料细分,核对每一笔账目的证据信息、查实每一张单据上的金额、标明每一笔借款缺失的证据……反复的沟通与补正之后,才将大量混杂的材料归结成一份证据清单,通过清单可以快速检索到相对应的证据扫描件。
任务虽简但却耗费两个人二十多个小时。漫长的归类、核实过程中也曾发问这样做的意义有多大,但当汇总完成,为后期工作节省下大量时间后,我明白了每一份细节工作的蕴含的力量和意义。
在这些看似机械细微的工作中,跟着律师们的思维一步步改变对证据的认识。由最初自己认知世界里的材料,到借贷关系是否成立的证据;由借款年限的长短,到诉讼时效的考量;由票据多少,到证据能力的大小;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和知识的转换对我来说都是学习和进步。
每一个案件最终呈现的结果都是前期无数细节工作的构建和转化,而漫长程序所需的支撑和依据都是源于最初最细致的证据材料。每一跬步都将促成质的转化,细节将决定最终转化的结果是否为你所想。
以此篇让自己谨记工作中所犯的细节错误,望自己有所错有所悟有所进。
很开心,我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法律小白
作者:周亮
钙可以要蓝屏的,电脑可没人喜欢蓝屏的!过去的一个月我就经常被电脑蓝屏这事折磨,以至于如果有一天只蓝屏两次我都觉得今天好幸运。一个月试用期终于过去了,律所给我配了台电脑,我觉得应该记录一下这个月的不易。
每一个新工作通常都是从先看别人做,然后再自己做一些辅助事物开始的,从最开始的立案材料准备、卷宗整理归档,到参与案情研讨,再到审一份合同、写一份协议,随着工作难度的逐步提高,我也慢慢地熟悉了律所的整个工作流程。
普通工作之外的学习和培训,则是针对性提高某些方面技能的好机会,过去的一个月,外出上课、内部培训甚至只是每周的读书会,都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主任分享的“怎么从一个法律小白变成老司机”,让我在仿徨的时候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经历了银行工作、个人创业,工作十年之后的我终于明白“专业对口”这四个字的含义了,科班出身最大的好处就是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头脑里会有一个基础的知识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经验之后,就会慢慢地把那些缝隙给填满。就好比你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大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所有的书都记下来,有人来取书的时候你只需要想想在哪排架子然后过去找就好了,而我只知道那本书在那层楼。
这样一来最开始的时候工作就会感觉比较困难,因为“法律”这个图书馆太大了,“老司机”可以电梯直达,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跑步上楼,而我只能步行上去,因为我得看看楼层索引。
想要快速提升,其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做案例分析、多看裁判文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和“普通思维”,经过我一个月的冥想和总结,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我看着你的眼睛,而你的眼睛看着我的手,因为我左手拿着一百块钱右手拿着五十块钱,于是我跟你说我不会把这五十块给你的,那你肯定很开心吧?因为我会给你一百的,这就是普通思维,而如果你有法律思维的话,你就不会开心了,因为你会觉得我只说了不会给你五十块,并没有说会给你一百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这个毒鸡汤说得挺有理的,可我却偏偏是一个不想碌碌无为、平凡一生的人,江湖路远、前路漫漫,还好我身边有一群厉害的老师和小伙伴,希望三年后朋友们叫我“周律师”的时候不再是一种调侃,十年之后我也能当得起“周大状”这个更逼人的称号。
当才华还撑不起野心时,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当能力还驾驭不了目标时, 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
一起与梦想前行
作者:朱丽
第一天入职惟胜道,就遇到“棘手”的事情:用自己的电脑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却被很有“脾气”的笔记本弄得很“坎坷”。一波三折之后终于能够有条不紊的完成工作,我心中的第一块“工作石头”终于落下了地。类似这样的小“折腾”贯穿在整个试用期。而我也在这样的“折腾”中,从青涩学生开始渐渐有了律师的模样。最大的转变就是遇见困难时,从在学校等着朋友帮忙解决好,到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想办法独立解决工作难题。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给下一个接手的伙伴添麻烦。
在公司制的律所,团队协作是非常紧密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给下一个接手的伙伴添麻烦”的觉悟。这一点,我也是在经历中才深有感触。
有一次,因为自己没能留意复印材料的情况,在处理其他事务时,自己负责的材料出现了纰漏,导致需要对一大摞材料进行重新梳理。当自己硬着头皮不知所措的和小鹿姐一起在这些看起来似乎一样的散乱材料中进行梳理,到开始找到方法整理材料,完成工作时虽然早已是饥肠辘辘,但是看着自己一天的工作成果还是不经意的扬起了嘴角。
或许成长就是这样,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然后改变了自己。只有自己犯过错,自己体验过犯错的“后果”,在不断弥补“后果”的过程中,才能对事情达到一个足够并且深刻的认识。旁人说的再是实践真知,也不如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和体验来得深刻。也自从这件事开始,我便深刻明白了,没有做好自己该完成的任务便进行任务交接,对于下一个人而言便是“巨大的麻烦”,加大了后接手人的任务量与工作量。
最鸡血的事,就是同行的你我相互点燃内心信仰的力量。
胡清平老师说过“愿景、初心、价值观”,这不仅是一家律所在创立时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选择律师职业应该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律师?”,我听过最好的回答就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想做一个律师,除了最开始认为的自由,更多的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想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推动法律和社会的前行。而在惟胜道,我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去“梦想”,去“坚持”,去“信仰”。 而正因为自己有所信仰,才会为了自己所坚持的梦想去奋斗、去前行,哪怕前行的路上充满磨砺和艰辛,哪怕前行的路上充满委屈和误解,哪怕梦想的光芒微弱如萤。
很幸运自己能够加入惟胜道这个大家庭,成为梦想前行者中的一员!
你好!惟胜道
作者:石中晟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这是《一代宗师》里的一段台词,我想,我和惟胜道的相遇也如是。
2018年3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一名大四的应届毕业生带着走出学校面对社会的无限憧憬,以及改造世界的满腔热情走进了花果园金融街的一家律师事务所。那天下午这条街上如往常一般:车水马龙的街道裹挟着一批批在此谋职、谋生的人们在红绿灯交替的间歇里如浪潮般往复,而那位青涩的年轻人一副可能是他以往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穿上白衬衫、穿上锃亮的皮鞋的青涩样子,和其他人一样走在海海的人潮里。
“您好,我叫石中晟,是一名来自扬州大学的大四应届毕业生......”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他还不知道,他和这家事务所的缘分就从这一句略显紧张的自我介绍开始了。
我就是那位年轻人,作为一名法学院的毕业生,我还是庆幸能够坚持选择从事法律行业并且能够作出成为一名律师的决定。至于为什么会选择惟胜道呢?这件事开始的原因是一个很长的故事,难以赘述了,就一部像老电影里的台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但我们还是到了如今的境地,我们就继续往下走吧。”或许就像冥冥之中的缘分一样,当我们妄图去解释它的时候,反而没有必要了。
“这是一家有足够能力和魅力的律师事务所,它会让慕名而来的人们不虚此行,也会一开始适逢其会相遇的人们直至后来流连忘返得不忍离去。”
也因为如此,大学毕业后的我选择了回到这个地方——在这个培育梦想、并且实现梦想的地方,选择开始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承蒙主任与合伙人们的信任与认可,在这个夏日的8月,有幸正式入职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在这一个月的试用期中,当我面对客户、司法机关、律所同事时,当我处理文书、整理材料、翻阅卷宗时,当我咬文嚼字、揣摩人心、斟字酌句时,我无一不感觉到自己的思维和观感在这些经历里一点一点进行吸收、重组、再造。跟诸多应届毕业生一样,参加工作初期的不适应阶段也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不懂协作、沟通闭塞、疏漏细节......这些问题不是工作的业务问题,而是工作的态度问题,因为对于进入一个既成体系的团队中的新人,必须要克服的首先就是认清自己的工作位置、明白自身的自我功用,藉此才能实现并展示自己的自我价值。
“坚持目标,珍惜机会,踏实求学,扬长避短。”
这是主任给我的入职寄语,十六字真言,字字珠玑。完成入职不过是职业的第一步,甚至说是一小步,未来无论是花团锦簇还是荆棘满布都要自己去发现、去面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事如是、做人如是,因为前路漫漫,所以才需砥砺前行,因为任重道远,所以才要不断探求。我也坚信自己会有看见云开雾散、等到“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一天。
往事已矣;未来会来。你好!惟胜道。
【惟胜会】往期相关文章回顾